咨询热线

02585861466

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资讯 > 如何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?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

如何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?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

来源:未知  浏览:   发布日期:2021-01-20
01
 
想买玩具,要求得不到满足,就开始在商场倒地打滚,怎么办?
 
晚上睡觉前,突然要吃棒棒糖,爸妈不同意就开始撒泼耍横,怎么办?
 
早上一睁眼就要看动画片,磨磨蹭蹭不肯去幼儿园,一听说不行立马嚎啕大哭,怎么办?
 
妥协or拒绝?
 
怎么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真是件头疼的事。
 
你要知道:拒绝孩子,是门艺术
 
前段时间有一则新闻,一位爷爷带着孙女上街买东西,买好东西后准备离开,而孙女因为自己想要的东西爷爷没给买,就不肯回去。
 
 
没想到,这位爷爷既不安抚孩子也不满足孩子,而是直接打了孙女一个大巴掌,导致孙女当场鼻子受伤流血,商场工作人员见状立即上来劝解,并安抚孩子。
 
爷爷见围观者太多就试图带走孙女了事,而这时的孩子,是既疼痛又委屈,所以更加不愿意跟着走,爷爷在气急败坏之下,又给了孙女一巴掌。
 
很难想象在人们口中可亲可敬的爷爷,会用这样的武力来对付自己的亲孙女。孩子只是想要买自己喜欢的东西,却遭到爷爷如此“残忍”地拒绝。
 
心理学研究发现,那些因为物质索要被严酷拒绝的人,将来或将发展成内在匮乏型的人格。
 
曾经被冷酷或者暴力拒绝的孩子,他们的在潜意识会形成这样的认知:我不够好,我不配得到。

 
长大后,无论是在什么场合,他们都不敢争取自己的利益,因为害怕悲剧重演,遭到同样的拒绝。
 
所以,对于孩子的要求不要强烈拒绝,如果孩子能愉快地与我们合作,而“拒绝”的负面影响就将隐于无形之中。
 
其实,孩子的世界没有那么多道理,没有合不合适,只有自己想要的想做的而已。
 
因此他们习惯性让父母满足自己的要求,我喜欢……我想要……
 
而在面对孩子的一些无理要求时,作为父母一方面害怕一味地拒绝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,另一方面也担心满足太多会造成溺爱。
 
02
 
那么,父母到底该如何正确“拒绝”孩子呢?
 
著名的心理学家李子勋说,孩子的需求无非集中在三个方面:陪伴,探索,确认自己的重要性。
 
弄清楚孩子的这三个需求后,拒绝孩子就会变得容易。

 
比如:
 
孩子在家里来客人时,会特别粘人。这其实折射出孩子发现父母注意力转移了,他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引起父母的关注。
 
孩子希望你带他出去,这是他对各种新鲜事物都有向往,是基于探索和发展的需要。
 
当孩子对自己的重要性产生疑问时,就会通过不恰当的表达方式来求证。例如:买一些玩具、撒泼打滚、无理取闹等。
 
所以,当孩子无理取闹时,父母可以用以下方式:
 
用“可以”代替“不”
 
心理学家布鲁斯•格莱朗博士表示,频繁对孩子说“不”是最不恰当的拒绝方式,孩子仿佛被父母推到了门外,会委屈甚至愤怒。
 
所以用“可以”来代替“不”,就会更巧妙。
 
以前球球总是不吃饭,要吃零食,当我说不可以吃零食的时候,他就连饭都不吃了。后来我改变了策略,对球球说:“你可以吃零食,但是是在你吃完饭后才可以吃。”
 
球球一听到“可以吃零食”,情绪顿时平缓很多,就会很愿意吃饭。

 
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,不直接回绝他,而是给她一个期盼,这样孩子会因为得到尊重而感到很愉快。
 
共情有力量
 
当宝宝难过,伤心、无理取闹的时候,父母千万不要说教,只需要给他一个拥抱。告诉他:“过来,妈妈抱抱!”这便是共情的力量——我能感受到你的难过。
 
儿童心理学家海姆·吉诺特说,当大脑感知到共情的时候,迷走神经会让身体放松。
 
当孩子感觉到父母对自己共情时,孩子直接表现出来的是快乐和宽慰的表情,即使负面情绪的疙瘩还在,但心情也会好转不少。
 
用陪伴来回应孩子的难缠
 
儿童心理学家说:“孩子要的并不多,除了陪伴以外。”
 
当我们感到孩子难缠的时候,其实恰恰是他们需要陪伴的时候,而我们如果一味将孩子推开,只会让他们觉得没有安全感或者不被爱,如果我们去回应他们的感受,并每天安排固定的陪伴时间,孩子难缠的问题就解决了。
 
有人说,现在的孩子太难教育,尤其是当他们“胃口大开、无理取闹”的时候。

 
其实,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与撒泼打滚,聪明的父母从来不会说“不”,也不会说谎欺骗孩子,更不会用武力责骂解决。
 
他们会“对症下药”,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,帮他们建立良好的规则,并在他们有破坏行为的时候用游戏来转移注意力。
 
用“怀柔”的方法,给孩子一个可以接受的理由,或者找个台阶下。
 
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曾经说过一句十分深情的话:
 
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感,是我深深地理解你、接纳你,而且不给你设任何条件。无理取闹的孩子,他们往往先接受“无条件接纳”(共情)后,才能接受“批判”。
 
孩子没做过父母,没有太多的生活阅历。但我们是从小孩成长为父母,很多孩子的思维和行为我们都经历过。
 
你还记得小时候,作为孩子的感受吗?
 
站在孩子的角度剖析问题,理解他们。这时你会发现,很多时候,都是我们错怪了孩子。